第(1/3)页 “所以,陛下更倚重的是我们这些从龙老臣,也更愿意简拔那些寒门士子入仕朝庭。” “单从这一点来看,这《长安旬报》跟那《长安文集》相比起来,可真是强太多了……” 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父亲,半天才忍不住问道。“父亲何出此言?” “呵呵,上一期的《长安文集》你们觉得如何?” 房玄龄搁下了手中的《长安旬报》朝着这两个儿子问道。 房俊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嘿嘿一笑。“孩儿觉得挺好的,就是感觉太深奥了点。” 房遗直认真地想了想,面带惭色地道。 “孩儿也与二弟一般,觉得那《长安文集》不愧是大师云集,文章精彩纷呈,可就是觉得……” “呵呵,莫说是你们二人,便是老夫读那《长安文集》上的文章,也是颇费心力。” “毕竟那些文章的作者,无一不是我朝的博学多才,对于儒家经籍专研得极为精深。” “可就因为如此,他们的文章,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解读得了的。” “反观这《长安旬报》,你们二人觉得如何?” 长子房遗直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 “孩儿觉得《长安旬报》的内容平实,浅显易懂。 特别是上边连载的《三国演义》更是精彩纷呈,令人爱不释手……” 一旁的次子房俊特地翻到了后边的《三国演义》连载处,得意地道。 “是啊父亲,我也觉得这《三国演义》可比那些文诌诌的《长安文集》带劲多了。” 对于这位粗通文墨,更喜欢耍枪弄棍的二儿子,房玄龄除了轻叹之外,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不过,还是耐心地给两个儿子解释道。 “若是将这《长安文集》比作阳春白雪,那这《长安旬报》就是下里巴人,明白了吗?” “原来如此,孩儿受教了。”长子房遗直顿时一脸恍然地醒悟了过来,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合道。 看到了二弟房俊投来的救助目光,房遗直便压低了声音给二弟解释了曲高和寡的典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