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开了泥头,李世民看了一眼李逵,笑着说道:“只拿三个盏子便好,这几位兄弟,须用大碗来筛。” 酒保应命而去,李逵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真是好哥哥,不消铁牛说,便知我性格,结拜得这位哥哥,也不枉一生了!” 还未等鱼汤上来,便见到一个汉子,提着两条比腿还长的大鱼向亭子这边走来。 “来者可是张顺兄弟?” 戴宗眼前一亮,忽然喊道。 那人见是戴宗,远远喊了一声:“可是戴院长?” “正是。”戴宗喊道。 “院长稍待,待小弟送了鱼,再来厮见。”张顺喊道。 不一会儿,张顺送了鱼,便走到亭中冲着戴宗唱了个肥喏。 “不期在此处与院长相见,这几位是……” 戴宗本就喜欢结交好汉,再加上李世民等人长得也不像正经人,所以张顺一看便有结交的心。 “你道这位是谁?这位便是梁山的小太宗李二凤哥哥!”戴宗笑着给张顺介绍道。 “我的爷!”张顺听了,翻身纳头便拜:“只听闻哥哥大名,不想今日得会。多听的江湖上来往的人说兄长清德,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快起来,兄弟。”李世民起身将他扶起来,拉着手手在边上坐好道:“我也曾听闻戴院长屡次说起兄弟名号,今幸得见,便一起好好吃上几杯。” “要得,要得。”张顺一脸激动地说道。 不多时,酒保便将酸辣鱼汤端了上来。戴宗拿起勺子,分别给众人添上一碗。李世民用勺子一擓,喝上一口汤,赞道:“好鲜鱼汤,在北地却是难吃到。” “兄长在梁山时,却吃不到耶?”戴宗好奇地问道:“我听闻梁山有一水泊,最是产大鱼。” “院长有所不知,原来我在太原,并不曾吃得鲜鱼,若吃时,都是些腌鱼,并不新鲜。”李世民笑着说道。 在古代,鱼可是希罕的东西,没有现代人想得那么好打。 “原来如此,只知晓兄长在梁山,却不想是太原人。”戴宗恍然大悟道。 “若是哥哥想吃时,小弟这里却是不缺鲜鱼。”张顺接着话说道。 “好说。”李世民笑着点头,看向张顺道:“听闻兄弟水上功夫了得,在水面上如履平地?” “量小何足道哉。”张顺笑着说道:“小弟自幼便在浔阳江边长大,习得一身好水上本领,若哥哥不弃时,小弟愿意跟随哥哥,闯荡一番事业。” 李世民不由得大喜道:“正有此愿,不想与兄弟想到一处去了。” 觥筹交错之间,众人喝了个尽兴。老李常年是做大哥的人,说起话来自然情商足够高,既没有冷落戴宗与李逵,也没有冷落张顺,几人都觉得十分熨帖。 聊上许多时分,李逵便央求李世民去讲那智取生辰纲的事儿。李世民倒也没拒绝,便捡着有趣的给李逵等人讲,听得戴宗、李逵与张顺三人是向往不已。 “只恨未能在山东,不然与哥哥一同扶危济困,岂不美哉?”张顺一脸向往地说道。 李逵却说道:“若是我在那祝家庄时,必将那祝朝奉老狗全家砍翻!” “铁牛。”李世民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杀性莫要太重,以后随我左右时,切记不可伤及无辜。” “铁牛知道了!”既然是李世民的话,那李逵是真听了进去。 李逵正要说点心中志向的时候,没想到忽然出现一个女娘,看起来年方二八,穿着一身纱衣,看起来也是娇美。来到跟前,道了几个万福后,顿开嗓子便唱。 被人这么一打断,又看到众人也不看他,只顾着看那小姑娘唱歌,李逵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身为黑旋风,他自然是没有什么怜香惜玉的心思,跳将起来,把两个指头往那女娘的额头上一戳。 也就是他看那女娘长得瘦弱,弱不禁风的,不然的话可能就是大耳瓜子打上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