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你藏在棺材里的吗?” 石安取出镌刻着密文的铜片,递交到柳清荷手上。 柳清荷登时一惊,小心翼翼将铜片贴在自己心口,瞬间泪眼婆娑。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我原以为已经遗失,怎么会到了你的手里?” 石安简述了铜片来源,急声再问:“铜片上的图案是一种密文吧?” “事已至此,你是不是该把上面记述的内容告诉我?” 柳清荷稍稍回了回神,然而马上又开始摇头。 “我不认识什么密文。” “不过我父亲生前曾百般叮嘱,说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要我一定把这枚铜片亲手交给金县令!” 石安眉心皱起,沉声追问是哪个金县令? 柳清荷不假思索道:“是四平县县令就金元甫。” “他与我父亲是同窗挚友,但与我父亲科举落榜不同,金县令博取了功名,一直在四平县任职。” “但不知为何,他和我父亲虽为挚友,但一直都只是书信往来,就连我都没见过金县令。” “后来我们父女被于老四拘禁在黄泥村中,更是和金县令断了联系。” “不过我父亲既然要让我将铜片交给他,就一定有这么做的意义!” 柳清荷目色坚定,石安也在快速思考之中。 “张骁卫,我记得你说过,密文为私人独创,每个小型团体中流通的密文也只有团体中的成员通晓。” “如此说来,这位金县令,十有八九就是能够破解密文的人!” 石安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宋朝文风鼎盛,文人骚客都向往着高山流水的知音情愫。 亦如刑部尚书李瀚达和戍边大将军张俊的交情一样,二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夙愿为扫荡大宋朝的内忧外患。 在石安想来,柳彦卿和金元甫,可能就是一对翻版,或者说是低配版的李瀚达与张俊。 如此一来,柳彦卿生前托付,要将铜片交给金元甫,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