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三郎挥挥手,“我知道了,你先去歇着吧,等我们忙完再叫你。” 这里有个小竹床,小竹床上还铺着被褥,竹床旁边还摆着好几只大木箱,估计都是闺女的私房。 樱宝躺上竹床,头枕着枕头,歪着脑袋望向忙碌的爹娘,不知不觉睡去。 一觉醒来,就见爹娘还在忙活。 “爹,娘,你们回去休息吧。”爹娘他们也不知忙了多久,竟然煮了好几锅果子,全都装在盆里晾着。 姜三郎与春娘确实累了,在闺女的带领下离开洞府。 陡然出现在外头,姜三郎与妻子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此时外头天已黑,若不是廊檐下还点着一盏风灯,姜三郎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出来了。 与妻子出了闺女屋里,悄悄去廊檐下将风灯熄了,这才回屋休息。 此后几天,每到傍晚,姜三郎与春娘都要去洞府里忙活,后来索性让闺女自己出去,到时间再进去接他们。 而樱宝白日里在村子四周种葛藤,又请几个石匠去很远的山里开石头,运回村里修建石塔。 周无常师徒几个也没走,平时带着大徒弟四处溜达,还去别的村子转了转。 吴老先生则在村学堂担任临时先生,给高等班的孩子教授课业。 一晃到了十月,姜杰进入县学学习,正式成为一名生员。 由于他今年刚考过院试,所以不用参加年考直接成为廪膳生,也领回第一笔廪粮与四两银子。 姜杰将廪米与县衙发的鱼肉菜蔬交给姑母,他每天回特产铺子吃饭,晚上也回来住宿。 某天,他还瞧见陈昌平,两人只微微对视一眼,便转身离开。 樱宝这些日子很闲,因为天气太冷,还阴沉沉的,不太适合栽种树苗,哪怕她用枯树叶盖上,藤苗也不会生长。 东陈村外的集市上,如今又来了好多陌生面孔。 他们有的是临近村落的,有的则是逃难来的难民。 住在老村的那些难民们,因为一场大水,再次成为无家可归的人。 也幸亏他们机灵,在下起暴雨时逃离住处,有的避去北山,有的则回到东陈村集市上,躲在姜三郎让人盖的茅棚下,勉强躲过一劫。 之后这些人也乖巧不少,不敢跟东陈村对着干,白天他们四处寻活计,晚上就住在集市上的茅棚里。 但现在已经进入冬季,眼看就要下雪,那四处透风的茅草棚子根本不能避寒。 于是几名难民找到陈族长,请他松口让他们在南坡盖个御寒茅屋。陈族长自然不乐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