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天我和你一起去瞅瞅,但是不能卖大兔子,它刚下崽儿。” 王春梅好久都没有去过大平公社,也想去瞅瞅,这公社的繁华。 “你傻啊,卖只公兔就好了,它又不会下崽,留那么多公兔干嘛?” “那就抓一只公兔吧,光树,这家兔卖多少钱一只? 我们大队还没有人养过家兔,这价格和野兔差不多吗?” “5毛一斤左右。” “那你收野兔也才5毛一斤,你不是亏死? 你拿出去卖,你赚什么钱?” “野兔不一样,我卖给的不是普通人, 我不是只收帮我们家建房子的5毛一斤吗?就当是报答他们, 其他人还是3毛一斤,这不是赚的更多吗?” …… 灶台不远处,几个小媳妇,在烧开水,烫野猪毛。 新房子! 人多力量大,这才多久功夫,就快夯好土墙。 估计再过几天,就可以安装横梁、檩条、椽子。 就可以盖瓦片,这新房,也算是建造完成。 杨光树看着王桥狗,在做着门板: “桥狗哥,到时候横梁和檩子,能不能弄长一些, 这样房屋左右两边下面,我还能堆点东西。” 王桥狗停下手中的动作:“杨光树,这房子左右两边椽子瓦片是有讲究的, 不是你想伸多长就盖多长, 椽子只能盖三行瓦片,古人都是这么盖的, 过三不过四,要不然对主人家不好。” 夯土墙,挖泥巴的众人,听到杨光树的话,也纷纷劝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些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 “是啊,光树哥,不要说瓦房,茅草屋盖起来都有讲究, 你实在是想把两边利用起来,兄弟们帮你栽几根柱子, 两边盖瓦片,盖茅草都行。” 杨光树万万没有想到,盖个瓦片,还有这么多讲究。 后世都是高楼大厦,很少看到砖瓦房。 即使有,也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 杨光树还是挺尊重老祖宗的,既然过三不过四,那就按古人的规矩来! “到时候,再麻烦兄弟们,给我栽几根柱子。” 一帮大姑娘小媳妇,听到杨光树要把房子两边,都搭起来! 就拿王春梅开玩笑: “春梅,以后你不看牢一点你家杨光树, 你自己瞅瞅,新房子都还没有弄好, 他就想着搭偏房,以后有得你受的。” 王春梅狐疑的望向杨光树,这家伙,不会是嫌弃我了吧? 难道他还有什么小心思? 杨光树听到这话,再看到王春梅的眼神,就想骂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