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等过冬不忙,我也去砍几棵来做个猪圈,自己养不起,帮大队养也是一样。” “那收拾收拾,出发吧,不要耽误春梅这丫头的上梁吉时。” 听到出发,一群孩子高兴的不行:“出发了,出发,终于可以去姑姑家啦!” …… 小平大队,妇女们正在帮忙蒸糯米饭,等下用来打年糕。 当地习俗,上大梁不仅要撒糖果,花生,还要撒年糕,馒头。 有些人家,还撒钱。 当然,几分几毛,意思意思一下就行。 “让开,让开,小心粑槽撞到你们脑袋。” 杨光国肩膀上扛着打年糕的槽子,一边走,一边吼着窜来窜去的孩子们。 为什么叫粑槽,因为在西南地区,有些方言叫年糕就叫粑粑,打年糕,也叫打粑粑。 “光国,你这家伙没卵用啊,怎么把这个小木粑槽抬了过来,不是还有一个石粑槽吗?” 杨光国瞪了杨昌平一眼,这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石粑槽几百斤,自己一个人能抬得动? “你有本事一个人去抬嘛,要是你能抬过来,我给你一包大前门。” 杨昌平被噎了一下,才200多斤,300斤不到,也不是抬不动。 杨昌平咬咬牙:“烟先给我,我抬过来给你瞅瞅!” “你先抬过来,耍嘴炮谁不会?” “妈的,你当我傻啊,抬过来你不给我怎么办?把我当猴子耍?” 大家没事做,就看着两人斗嘴。 “有种等下比试一下打粑粑,谁先扛不住停下来,谁就不是男人。” “老子怕你啊,比就比。” “光国,你小子可要加油啊!”杨光贵拍拍他的肩膀。 “光贵哥,就杨昌平那小菜鸡,10分钟就坚持不了。” 杨光国没想到光贵哥会来帮他打气加油,很是感动。 杨光辉跑到杨昌平身边:“兄弟,加油,干死杨光国,三天两头往学校跑,早就想收拾他了。” 好多人都来给两人打气加油,给两人感动得。 谁特么没有几个兄弟朋友,你看,刚来多少人来鼓励支持我来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