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实在搞不明白,鱼怎么就被抓住,又怎么不会跑掉。 一网,大概有个七八斤左右。 有几条一两斤的样子,小的也有。 杨光树不禁感慨,资源太好。 这么深的水,都能打到鱼。 一群小孩抢着捡鱼,不管怎么拿,怎么抠,鱼就是拿不出来: “光树叔,这鱼怎么拿? 你们谁身上有刀子? 快点把网子割开,等下鱼要死了。” 尼玛,败家子。 这与摘不到果子,砍树有啥区别? 一锤子买卖? 下次不吃了是不是? 杨光树实在受不了这群熊孩子: “割个屁,我来弄。” 提起来打开一抖,一条条鱼掉了下来。 在草地上弹来弹去。 孩子们急忙双手按住,怕鱼又回到水里。 杨光树又撒了几网,网网有鱼。 数量有多有少。 刘老根看的羡慕不已,忍不住问道: “光树,这是啥东西。” “渔网,怎么,老根哥你也想要?” 要是刘老根想要,赊给他一个也不是不可以。 这年代,鱼资源丰富。 吃独食,自己是吃不下。 反正他打鱼也是卖给自己。 刘老根连连摆手:“不想要,不想要。” 这东西,肯定很贵,自己可没钱买。 不要算了,给过你机会。 也好,省的你突然暴富,膨胀。 本来成分就不好,搞不好还要挨收拾。 就在这个弯,杨光树打了二三十斤鱼。 后面不知道是没鱼了,还是都学精了潜入水底。 “走,换个地方。” 刚走两步,杨光树又停下来。 拿起一个地笼,拉开。 又是新鲜玩意,再次吸引住一群人: “光树叔,这又是啥?” “地笼,抓鱼的。” 一群小孩子像好奇宝宝一样: “这里有一个大窟窿,鱼不会跑吗?” “那是进鱼口。 只要钻进去,就出不来!” 杨光树又从背篓掏出一个递给刘老根: “老根哥,这个地笼送给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