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把你老爹想成啥人了? 我去上个茅房。” 不知道是心虚,还是真内急,借着尿遁逃离。 …… 小平大队。 夜已深。 社员们除了老年人,基本没人离开。 围在篝火旁,聊天。 这三天不上工,没压力。 大队有白事,乡亲父老都上前。 这是习俗。 也是不成文规定。 白事,远亲还不如近邻。 小孩子们追逐打闹。 估计刘老根家第一次这么热闹。 “嫂子,你先跟春梅回去睡觉。 这里有我们。” 守灵,一帮小兄弟轮流值守。 香烛不灭就行。 没有那么多讲究。 “不用,我不瞌睡。” 这是陪着老根的最后时光,郑小娥格外珍惜。 她不愿意,杨光树也不再劝。 才第一天,应该能扛得住。 但小孩子,肯定吃不消。 “那叫情儿去睡总可以吧?” 郑小娥还是不同意: “情儿吃不消,我会带她去老根床上休息。” 别人不敢进入老根房间,她娘俩则不同。 这里,就是她们的另一个家。 不愿意,杨光树也不再强求。 随便她。 “光国,你们照看一下,帮忙点下香烛。 我送你嫂子回家。” 杨光树打声招呼,就要借故离开。 “光树哥,你放心,有我们在,香烛不会灭。” 几人信誓旦旦保证。 本来,孝子必须守孝。 再怎么说,也要留一个。 孩子太小,也坚持不住。 就让一帮小兄弟今晚当回孝子。 把娘几个送到家,吩咐媳妇儿: “春梅,你好好休息, 不要胡思乱想,别动了胎气。” “我睡不着,看到嫂子这种状态,我心里难受。 想到以前的我。” 只有失去过爱人的女人,才会感同身受。 每天如同行尸走肉,失去了灵魂,只有悲伤的泪水在流淌。 要不是有牵挂,孩子要抚养。 早就消失在人世间。 “睡不着,就叫三个丫头陪你聊天,躺着休息。” 杨光树话音未落,三妹就欢呼雀跃: “终于可以跟妈妈睡觉觉喽!” 小孩子,很难共情。 刘老根的离去,对三个丫头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还小,不懂什么是老爹的救命恩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