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万包玉米种子,自己几个店一年都没这个量。 这一单,就要赚个小几十万。 尽管知道杨光树有钱,老板还是提了一嘴: “杨总,25年,种子大涨价,先给你说清楚。 免得算账的时候,说我坑你。” “今年什么价?” “80一包。” “卧艹,你怎么不去抢?” 这老板,太特么黑了吧? 去年玉米种子才三四十一包。 “公司定的价,我们也没办法。” 种子老板,也很是无奈。 本来本地人,就没几个买杂交玉米种子。 这还涨价,好多老太太可舍不得买。 反正种得也不多,都种本地白玉米。 杨光树感叹一声: “看来这农民,真不好当。 什么都贵。 忙活一年,除开成本。 等于白干。” 种子店老板不好多说什么。 他就靠这个东西生存。 见老板沉默不语,杨光树不再多愁善感: “店里有啥种子,都给我来一万包。” “好嘞!” 黄瓜茄子豆角,白菜啥的。 连芝麻,老板都没放过。 没货,就去旁边店调。 不够,仓库还有。 杨光树提醒: “玉米、稻谷、小麦种子,给我拿高产的。” 其他种子,杨光树倒无所谓。 反正不是主食,更不是大队社员命根子。 玉米,稻谷,小麦才是根本。 种子店老板,就差诅咒发誓: “杨总,你放心,不会坑你。” “对了,附近哪里有卖化肥的?” “杨总,你算问对人了,我大哥家就是卖化肥的。” 既然有货,杨光树懒得为了每包少个三两块钱到处询问价格: “尿素,钾肥,复合肥啥的,没种给我来个10来吨。” 肥料没有自己种子利润高。 新年,就有钱进。 开门红,好兆头。 种子店老板,也替大哥高兴。 大年初二,市场开门的不少。 杨光树又大采购一番: “看来生意不好做啊! 大过年的都还开店。” 杨光树不知道,大部分开店营业,都跟他有关。 收拾完东西,一个闪现,回到大平公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