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往景区一坐,那可是定海神针。 自动担任保护伞。 不再担忧有不长眼的畜生创业。 势单力薄,只能借势。 下午,杨光树家场坝。 社员们瞅着一大堆蕨菜,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光树,明天还摘蕨菜吗?” 杨光树也没怪社员们人心不足: “哪天休息,你们再去摘菜。” 金钱就是核动力。 驱使着社员们前进。 社员们多少有点失望。 也能理解,保温棚里的种苗,也是到了移栽的时候。 杨光树算账,王春梅给钱: “今天大家都很努力,没人4块8毛5。 凑个整吧,每个社员5块钱。” “哎呦,能领5块钱?” 不少老头老太太,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收入? 一天赚5块钱,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少老人双手颤抖的接过这笔天文数字: “谢谢光树,多谢春梅。” “婶子,您不用客气! 这是你们应得的。” 王春梅知道,自家男人,肯定不会吃亏。 就是她有些想不明白,5分钱一斤的蕨菜,真的有利润吗? 城里人这么傻?花五分钱买一斤蕨菜? 王春梅也没过问,光树做事,有分寸。 杨光国几人,把钱分完,并没有离去。 一个个比在自家还勤快。 烧火做饭,烧水洗腊肉。 腊肉被扔在灶台里,烧的滋滋冒油。 皮烧焦,菜刀轻轻刮掉表层焦炭。 露出金黄的猪皮。 杨光树看的食欲大振: “昌平,你小子手艺可以啊! 等会我一定要多吃两碗饭。” 被杨光树夸,杨昌平屁股快翘上了天: “光树哥,不是我吹,腊肉炒椿芽,刺老芽,我最拿手。” 边上的好兄弟们,可不会放过他: “昌平,你他娘的像条饿狗一样,只要有肉,你什么不拿手?” “大哥别说二哥,有种你们别吃。” 不饿,一个个的留在光树哥家干嘛。 椿芽,刺老芽过水。 别说,刺老芽瞅着,是比椿芽有食欲。 眼见几人,就要把刺老芽切碎。 杨光树急忙阻拦: “留一盘我素吃。” “光树哥,炒肉才入味。” 杨昌平大厨师,开始给杨光树科普。 “你懂个锤子,都是肉,不腻啊! 蘸辣椒酱不能吃?” 自己天天不断肉,吃点素才香。 “还有,留点椿芽炒鸡蛋。” “光树哥,你家还有鸡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