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大发话,沈明国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以前他家里孩子多,卖些野货。” 避重就轻,选择性回答。 大老板没说话,啪嗒一声,点燃香烟。 打火机往桌子上一扔。 这一刻,沈明国头皮发麻。 脑袋晕乎乎的,差点摔倒。 边上的二老板,还在研究着农作物。 不晓得是不是没听进去两人对话。 赵忠仁又接着道: “明国,你不必紧张,也不必隐瞒。 整个西南,谁最跳脱, 谁利用手中权利,我都晓得。” 像杨光树这样的黑市大东家,早就在省里挂了号。 连有些大队负责人卡人条子,玩弄女知青,他都知晓。 自有人把信件传到他手里。 当然,石沉大海的也多。 有些经过某些人的手,就被拦截。 既然老板都知晓,沈明国不再隐瞒: “服装百货,肉,粮食,他都有涉足。 最近,还跟人合伙开服装厂。” “什么?开服装厂?” 两位老板,都瞅向沈明国。 “没错,就是服装厂。 大平公社纺织厂卖原材料给他,杨光树负责生产。” 两位老板对视一眼:“难道此人得到了什么消息?” 京城正在研究,发展工业。 他们这个段位的人,都知晓,还去开过会。 西南,想都不要想。 不是扶持对象。 地理位置,就不在上面考虑范围内。 谁不想往上爬? 把自己一亩三分地搞好,就有机会。 谁家没个长辈,亲戚。 况且,自己也扛过枪。 “这家伙,是个人才。” 怎么没人提前发掘他? 当伯乐,总比锦上添花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明博,听说这杨队长很有商业头脑。 把买卖做遍西南省。” 大老板,还亲自给沈明国沏茶。 沈明国受宠若惊,赶忙双手扶住茶杯。 “对,百货服装,供不应求。” 作为父母官,他都是第一手消息。 手下每天查条子,每天各个县城商贩,齐聚招待所。 甚至,外省的人都跑来。 有些人还长期驻扎。 嚣张至极,悄悄成立办事处。 沈明国有时候都感觉好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