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快过年了,社员们也没上工。 尽管有太阳,冬天温度还是很低。 都窝在家里烤火取暖。 听到杨大队长说供销社下队,翻箱倒柜: “老头子,我那钱藏哪去了?” 老头子吧唧着旱烟:“枕头地下翻翻看。” 老头子拿着几块钱,率先出门: “得打几斤酒过年。” 一辈子,就好这一口。 现在条件好,他也藏了不少私房钱。 服装厂空地,像赶大集似的。 供销社摊位,被围的水泄不通: “酱油醋,给我各来两斤。” “水果糖给我称两斤,不,三斤。” “热水瓶给我来一个……” 大冷天的,营业员忙的满头大汗。 嗓子都喊哑了:“别挤,一个个来!” 换成其他大队,早就开骂。 不看僧面看佛面。 跟杨光树这么熟,脾气收敛了不少。 社员们,得寸进尺。 你越好说话,她们越上脸。 根本不听劝。 杨光树也懒得管,还是在家逗儿子舒服: “小宝,爸爸抱抱!” 两口子最后还是决定给儿子起个普通名字,杨昌宝。 普通,贱名,在乡下有个传说,好养活,健康成长。 才几个月,也喜欢跟杨光树玩: “开飞机喽!” 杨光树把他举在空中飞来飞去。 三妹羡慕的流口水:“哼,爸爸不喜欢我了!” 王春梅啪的就是一巴掌打她小脑袋上: “你都多大了?还跟弟弟争?” 三妹一脸委屈,双眼噙泪: “我、我也想飞高高。” “一起来!” 杨光树一只手一个:“飞喽,飞喽!” 姐弟俩咯咯咯的笑声,传遍整个屋子。 王春梅一脸幸福:“现在,更像一个家。” …… 工厂食堂,供销社人员,拿筷子的手都在颤抖: “光树,你们大队,太疯狂了!” 几车货,是准备卖给各个大队。 谁知,被小平大队抢完了。 杨光树能理解社员们: “以前,想买,没那个条件。 现在社员们手里有余钱,肯定给家里添东西。” “光树,你们大队,真有钱。 你知道今天我们一共卖了多少钱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