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龙第一次跟赵大老板接触,很是拘谨: “赵老板你好。” 随便刨了几口饭,应付一下肚子。 几人来到赵忠仁办公室。 金秘书倒上茶水,退了出去。 赵忠仁给两人扔了一支烟,才说正事: “整个西南,开厂做买卖的我都通知过。 能正常做生意,大家都很高兴。 搬迁省城,遇到了困难。” “怎么,他们不愿意?” 这等好事,还有人拒绝? 以后还想不想在西南混饭吃了? “不是不愿意,是有些小作坊,承担不起修建厂房费用。” 赵忠仁很是头疼,土地免费送,都送不出去。 “那生意好的,愿意来省城吗?”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杨光树不相信他们没这个眼光。 “今天接待的,都是愿意搬迁的负责人。” 说起这个,赵忠仁还有些生气: “妈的,居然有人还问我要建房补贴。 真是胆大包天,得寸进尺。” 杨光树也忍不住想笑,这是哪个愣头青。 这胆儿,也太肥了吧? “那省里有没有这方面的补助?” 杨光树也很是好奇,赵忠仁动静弄这么大,难道只送一块地皮? “怎么,你也想要?” “赵哥把我想成啥人了? 我是缺那三瓜两枣的人吗?” 杨光树现在穷的只剩钱了,真的不想拿补贴。 “不缺就好,我可没钱补贴你。” 现在,赵忠仁可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别说补贴外人,连自家孩子都快养活不起。 好多国营厂,没活可干。 人心惶惶。 有些,已经到了工资都发不起的地步。 杨光树可不晓得他日子过得这么紧巴巴。 以为赵忠仁在开玩笑。 “光树,有些事情,是我想当然了! 没有上面扶持,真的很难成事。” 第一步,厂子修建,他都解决不了。 穷,太穷。 大家都穷。 本来批发市场,年前他都已经准备好了资金。 咬咬牙,勉强能搞定。 前期先修建几十上百间简易房。 等有资金,再扩建,或者翻修,重建。 谁晓得,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