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年一个大变样。 甚至到了全球不少商家,得靠华夏商品生存的地步。 会场有些混乱,嘈杂: “杨总,我要租一个厂子。” “杨总,我要两栋厂房。” “……” 杨光树示意大家噤声: “在开会,不是在签合同。 口说无凭。” 口头协议无效,必须得白纸黑字。 你说要多少,我就给你建多少? 杨光树趁机把韩龙推出: “韩龙,上来露个脸。” 赵忠仁把舞台让给自己,那就不必客气。 “我身边这位,大家基本都熟悉。 租厂房,租店面,都由他负责。” 杨光树可没有空天天陪着这一帮人玩过家家。 “各位老板好,我是韩龙。” 自我介绍完,就不要言语。 此时,没他说话的份。 这点还是有自知之明。 把更多时间,留给舞台上的杨光树。 有啥事,私下会安排他工作。 “韩龙是做什么的,大家也清楚。 他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有需要合作推销的老板,可以找他,我们收费合理。” “杨总,我们不是有店面吗? 还要推销?” 这点,令不少小白很是不解。 “等着客人上门,会有送到别人手上来的快? 况且,韩龙下面最少几千零售商。 一人进10件商品,你是不是就出了几万件货?” 流动摊位,跟后世加盟店没啥区别。 这些都是韩龙的人。 从打火机,老款服装就一直跟着他混饭吃。 杨光树此言一出,众人都很心动。 原来养着小摊贩,还有这用处? 会议结束。 赵忠仁在食堂宴请众人。 有善于钻营的老板,都围拢在赵忠仁身边拍马屁,讨好。 韩龙身边人也不少。 他是杨光树代理,合作都得找他谈。 宴会结束,杨光树才有机会同赵忠仁说上话: “赵哥,每天都这样应酬,你不累?” 全程面带微笑,时不时的还点个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