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昌平几兄弟,呆若木鸡。 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娘,你把电视抱走干什么?” “我拿去给你爹看看……” …… 翌日。 受新闻影响,不少人开始往西南赶。 有人看的是热闹,有人看到的是商机。 挤绿皮火车去西南,厂家拿货。 几百家工厂任人挑选,价格实惠。 并不是每个厂家,都像杨光树这么正规,有代理商。 “同志,给我一张去西南的火车票。 什么? 今天没票了? 那明天的呢? 明天也没有?” 全国各地火车站,都挤满了人。 “卧艹,我的介绍信呢? 完蛋,不能去西南了! 可是我火车票都买好了,这可怎么办?” 他急得团团转,手足无措。 有人眼前一亮:“兄弟,能不把票卖给我?” “不卖,我排了好几个小时,好不容易才买到西南的火车票。” “我原价上加一块钱,反正你也去不了。 还不如转手卖给我,还赚了一块钱。” “一块钱太少,我家在百里之外,来回车费都不够。” 把破编织袋往地上一放,从里面掏出一个红薯,就啃了起来。 见他可怜,买票之人,咬了咬牙:“给你两块。” “成交。” 他没有半点犹豫。 拿着票,进了站: “妈的,真是个煞笔,介绍信都能弄丢。 赚大发了,能提前几天去西南。” 丢介绍信之人,把红薯往破袋子里一丢。 又从身上掏出一张票来,故伎重演: “哎呀,我的介绍信呢? 我西南的火车票都买好了,这可怎么办?” 有些车站,票贩子胆子则比较大: “兄弟,西南的火车票要不要?” 寻找到目标,偷偷摸摸靠近。 左顾右盼,害怕有人盯上他。 …… 大平公社。 “杨哥,我们开车去南方? 不坐火车去?” 去港岛最少停留好几天。 爱车,放在对岸,害怕丢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