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开科取仕?-《汉明》


    第(2/3)页

    张国维四人皆表情严肃。

    张煌言道:“正如王爷所言,大明文人中有如范文程、洪承畴之流,可也有心系家国、天下之正直文人,王爷岂能因噎废食?况且,生员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无缘入仕一场空,这也会在民间形成一种动乱……还请王爷三思啊。”

    这话有些道理,吴争迟疑起来,“诸公应该知道我的心思,我并没有说要舍弃这些人,可这些文人不堪大用啊,他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写篇骈文,那是花团锦簇,书读得少的,听到最后愣是一句没懂。这样的人才,太平盛世不可或缺,共颂盛世嘛,闲时听听也能心情愉悦嘛,可这些人能让百姓福足吗?能提剑上战场杀敌吗?”

    张国维道:“有道是有教无类,王爷设办江南书院,要培养一批新人,我等都赞同,可既然如此,何不让六府生员一同受教呢?毕竟他们已经是秀才,只要使他们转换观念,使之成为王爷所需要的人才,岂不是皆大欢喜?”

    熊汝霖也道:“无非是让他们再读书,读王爷想让他们读的书罢了。王爷完全可以将应试课上更改,然后迫使他们去学……请王爷三思。”

    吴争被说服了,于是点点头道:“那就按诸公的意思办吧。我就一个要求,废除不必要的,加增政治、实务两科。诸公,我们的时间不允许学富五车,三、五年的时间,就须造就一批新人,符合我们要求的新人。只要这到这一点,我不反对,这也本就是诸公的权力范围。”

    四人皆躬身道:“我等遵命。”

    “我明日就会去松江军校,备战开春西征之事。出征所需粮食、被服等后勤庶务,就仰仗诸公了。黄道周来,让他直接去军校找我,我就不在杭州等他了。”

    “是。”

    ……。

    可次日,吴争终究没有按计划去松江。

    因为池二憨回来述职了。

    当然,池二憨的回来还不足以影响到吴争既定的日程安排。

    真正迟滞了吴争日程的是,池二憨带来的几个人。

    见到吴争的那一刻,池二憨哭了,他和宋安从六岁起,就没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吴争。

    这种植入骨髓的如同亲情般的思念,让这五大三粗的汉子,如同小孩般地抱着吴争大哭出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