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起自己跟孟襄阳、王少伯那一批人横空出世的时候,整个大唐帝国的诗坛仿佛一夜之间星光耀眼达到璀璨的极限。 而后来这几年,哎,一言难尽哪,亏得如今皇帝如此重视,但是,诗坛才俊已经好几年没有发现了。 “摩诘兄不用灰心嘛,今晚参加诗会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子弟,只是我们大唐帝国无数子民中极其少数的一部分人而已,今晚遇不到俊杰,不代表其他地方不会出现呵。” 王少伯少年老成,加上多年军旅生涯,苦守边塞,对于大唐帝国的盛世气象依然信心满满,在他看来,真正的好诗,来自于生活,这些王公贵族子弟,养尊处优,吃喝玩乐,又能做出个啥子好诗来? “听三位的话,今夜在座这么多大唐年轻人,敢情没一个入得了诸位的法眼么?” 一旁一直沉默的玉真公主却是有点按捺不住了呀,她可是当今大唐皇帝的亲妹妹,负责为哥哥物色人才也是她的一项政治任务,每年组织大唐新年诗会,便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 不过,话虽如此,她也对每年来参加诗会的年轻人的作品越发不满意了。 缺乏新意。 缺乏创意。 资质平平。 是她最大感受,要知道,她玉真公主虽然不以诗文闻名,但是她的目光还是独到的,想想她发觉的王摩诘,王少伯,还有王摩诘的好友孟浩然。 虽然说,在座的少年少女都年未满二十,尚未成年,但是,当年王摩诘们出道的时候,不也不到二十么? 哎,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 想到此,玉真公主又不禁转眼看了王摩诘一眼。 在她的眼里,这个家伙就仿佛一颗星子,甫一出道,就闪耀了整个大唐帝国的星空,从此,星辉始终冉冉,不曾坠落。 而且,他还是如此英俊。 “回公主殿下,至少从目前我们的阅卷情况来看是如此。” 孟襄阳因为始终位处江湖深远,说话相对王摩诘王少伯来说更加直接,当然,也更加方便点,毕竟,人,无欲则刚。 “咦,等等——” 一直安心判卷的王少伯突然嘴里发出一声惊异之声。 “怎么了,少伯兄?” 王摩诘转头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