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据中国国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显示,8月以来,数字货币价格飙升,比特币单月涨幅高达59%,莱特币涨幅达45.6%,以太坊涨幅达88.2%。9月1日,比特币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突破每枚4800美元以上;莱特币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 与比特币相关的是ico项目。 目前国内的ico项目基本都是使用代币系统。 代币是一个计算机科学上的概念,它代表一个总账(区块链)上的记账权,通过募集虚拟货币来支持项目发展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而此次监管重点打击对象为ico发行的“虚拟代币”。虚拟代币不存在独立的区块链,所以需要“寄生”在另外一个区块链系统上,没有自己独立的github代码库,仅仅存在流通功能,所以几乎没有价值。 因为虚拟代币本身是“借鸡下蛋”的行为,其本身不具备区块链,单纯“寄生”在其他货币的区块链上,利用智能合约进行登记即可,由于实现这一过程十分便捷,也给非法集资、传销等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形成了传销币和“空气币”。 在没有明确监管的背景下,ico造假产业链十分完整,被全皮包装的ico项目的关键要素包括:项目发行人掮客站台的意见领袖提供代码的码农ico平台。 前中后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在集体收割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散户投资者,在流水线上,散户投资者叫“韭菜”。 在前端,掮客负责花几万买“代码”,包装项目,并拿走5%的币;中端,他们找站台者和推手,每个人可分1%的币;上线后,庄家登场,将价格推到高点后,迅速出货套现,美其名曰“市值管理”。 很多跟风的投资人并不关心项目靠不靠谱,只关心能不能搭上庄家快车,拉高币价。一个ico项目只需要极低的成本启动,就开始圈钱,掮客、推手、庄家一同携手,分食“韭菜大餐”。 混乱的ico,暴涨的比特币。 这不是繁荣,这是圈钱,这是金融诈骗,这是金融危机。 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指出,部分机构以ico为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获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在内的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简称《公告》),明确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立即停止所有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核心内容涉及有三条重要指示: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2、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3、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这是继2013年央行等部门对比特币交易提示风险后,监管层再次对所谓“虚拟货币”交易严肃整治。 七部委发布上述公告后,火币网平台的比特币人民币报价一度下挫逾6000元,最低跌至26500元/枚,莱特币、以太坊等主要数字货币均出现大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