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蝴蝶效应-《我们的1983》
第(2/3)页
肖蝶挠挠头:“我也不知道啊,突然就想起这个名字。”
蝴蝶效应是二十一世纪的一部电影的名字,肖蝶怎么会知道呢?
但很快元宪洲就想起“蝴蝶效应”的本意是气象学的词汇,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它应该在80年代以前就提出来了,肖蝶或许偶尔在哪里见过了,所以能说出来。
没一会儿,何华雄也来了。
又站了片刻,火车进站了,几人一起上车了。
车子刚开了几站,大饼就憋不住了,拿出芳草来。
元宪洲还保持着二十一世纪的习惯,向大饼摆摆手,示意一起到车厢接头处抽烟。
元宪洲拿出石林跟大饼分享,刚抽了几口大饼问道:“大洲,你拿那么大箱子干什么?”
“我给章明俊捎点磁带。”
大饼摇摇头:“你那个发小啊,可得小心点。”
“怎么了?”
“听说他的电视、录像机都是在别处偷的。”
“啊?”元宪洲吓了一跳。但仔细想想,章明俊跟黄毛头皮混在一起还真有可能干这事儿。
元宪洲忍不住叹口气。
“现在重机厂好些小坏蛋也开始跟章明俊混了。”
大饼说着,掐灭了烟头,拍一拍元宪洲肩膀:“这小子心术不正!”
然后走到车厢里面去了。
元宪洲继续把自己剩下的半根烟抽完,这才转身回到车厢里。
到了鹏城,曹主任还没到,何华雄先等着,老梅则带肖蝶和大饼他们的“蝴蝶效应”到夜总会串场子,元宪洲也跟去看看。
演出效果还算不错,尤其大饼时而模仿刘文正,时而模仿罗文,很受观众喜爱。
肖蝶的表现反而让元宪洲大跌眼镜,观众并不是特别喜欢她。元宪洲仔细想了想就明白了。肖蝶太有自己的风格了,走得是美国乡村音乐和现代民谣的风格,有90年代末艾静的那种慵懒,还有二十一世纪陈粒的那种嚣张。
可惜这个时期的观众更认同简单粗暴的模仿。
第二天,曹主任到了,几个人就在宾馆的小包间里商议一番。
何华雄的这个兴发无纺布厂生产出来的无纺布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销往港九,剩下百分之八十需要内地消化。
老梅有些愁了:“这么多啊,咱们内地没你们港九繁荣,恐怕不好卖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