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忽有蛟龙从北来-《吾来此世开武道》
第(2/3)页
“爷爷,这个镇南王究竟做了什么事,竟然千夫所指,众矢之的,人嫌狗厌?”
“唉,还不是那些自私自利的鬼祟小人......”
原来这个十四皇子还真做了不少大事。比如,红巾之乱中,当红巾贼主力被北军击溃之后,他上奏朝廷,将那些因为战乱而无主的大片土地,按人头分发给流民,顿时人心思安,切底断了红巾贼的根基,釜底抽薪。
红巾贼平定之后,这位十四皇子获得了很大的声望,可是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竟然突然上书要求彻查天下田亩,理清地册,普查人口,改革税制,摊丁入亩,按亩征税。
好么,这下整个朝廷内外,炸了锅了,所有的朝臣、勋贵、外戚、甚至外地就藩的藩王,齐齐反对,认为这些是乱国之策,同时纷纷上书,十四皇子已经成年,按祖制当离京就藩,把封地定在岭南,发配的远远的。
“这镇南王也是贤明之人,可惜就是有些冲动了,离开雒阳,前途无亮呀。”陈启最后总结说。
果然,半个月之后,镇安王的车架抵达广州城,车队之中,家眷、宫女、宦官和侍卫加起来不到三百人,可谓十分的寒酸,巡抚陈寿带着岭南大小官员,顺带着爱孙,按照礼仪迎接、寒暄。
陈启第一次见到镇安王魏續,大约二十多岁,白面无须,看起来十分文弱,此时双目无神,脸色苍白,身上散发着一股酒气,十分的颓废,不过还是按照礼数,一板一眼的寒暄着。
见面不如闻名,陈启叹息,这镇安王只是个文弱迂腐的书生而已,一次打击就受不了,自暴自弃。先前的上书,估计是下面的人献谋献策,第一次采纳之后,上书尝到好处,第二次没有考虑后果,就冲动上书,结果成了被人坑的可怜虫。这其中应该有皇位争夺的阴谋夹杂,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按照礼仪,迎接之后,应该设宴款待,可是镇南王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了,众人也没有勉强,他们也只是碍于礼法不得不来而已,巴不得不要和这位倒霉的藩王扯上关系。
陈寿虽然有些同情镇南王,可是他是朝廷命官,天生带有监视地方藩王的使命,走太近,容易让人说闲话,于是也没有强留,众人将镇南王的车架送入新建的镇南王府,纷纷告辞而去。
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一天。一个多月后的中午,母亲突然喊腹痛,陈启迅速叫来稳婆和女大夫,将母亲送入产房。
陈启站在院子里,听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叫声,平日平稳的心境早丢到爪哇国去了,不停的来回踱步。就是一向心境修为很高的陈寿也有些紧张,看似淡定的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慢悠悠的喝茶,可是他已经喝光了三壶茶,不停的出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