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抚远之行-《百感小集》


    第(1/3)页

    抚远之行

    (2013年2月1日星期五)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夜半,我和老公以及妹夫、续妹妹乘“哈尔滨东——抚远”的列车前往抚远参加侄儿的婚礼。

    我和老公是坐硬卧,都是上铺,六十多岁的我们爬上铺位,真是很费劲,而妹夫他们是坐硬板儿。

    第二天上午,大约是过了前进镇,透过车窗,向外面望去,原野是大雪覆盖,雪地上的枯草随风摇曳。

    远方和近处的树林,只有松树上是绿叶灌顶,其他的树,都是光秃秃的。

    树林又密又细,并不高大却十分整齐,像是用线拉直似的。

    极远处,山峦隐约可见,浅浅的蓝色横在天边。

    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偶尔有一座小房子,有一座小房子竟然有人住,烟囱冒着灰色的烟雾。

    我在纳闷,这远离尘世的小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九点五十七分,列车准时到达了抚远县城。

    这趟列车,原来只到前进镇,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开始延伸到抚远县城,从此以后,去抚远,不但有轮船、汽车,还有了火车。

    抚远县的火车站,是新修建的,座落在离县城很远的郊外,孤零零的一所大房子,呈浅灰色,正中央上面有“抚远站”三个鲜红的大字。房顶上有一个半圆形的造型。

    抚远站的正前面是一条不太宽的马路,通向县城内。

    马路的左右两边都是白桦林,密密匝匝的,高高的,却是细细的树。

    站在马路口朝前望去,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而且还高低不平。

    这时候,朔风吹得很紧,也是刚刚下过雪,温度很低,寒气逼人。

    坐了二十多分钟的小汽车,就到了县城。

    街道两旁,也是楼房林立,各种店铺一个接着一个。

    终于,来到了侄儿的新房。

    新房,五楼,七十六平方米。

    一进门,就是客厅,大小和我家的客厅差不多。北边是沙发,墙上挂着新人的大幅照片。南面墙上挂着四十二英寸的大彩电,正播放着新人的婚纱照,很款式,也很漂亮。

    客厅的南面是卫生间。

    客厅的东是卧室,厨房,饭厅,双开门的冰箱就放在饭厅的西侧。

    客厅的西侧是卧室,是新人所居之处。

    整个新房,布局合理,温馨可人。

    看完新房之后,就去了婚礼的场所——金福源大酒店。

    金福源大酒店很大,左侧是婚礼殿堂,右侧是酒席桌。

    酒席桌旁坐满了客人。

    抚远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很有个性特征,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一连两天摆席不拉桌,而且婚事的正日子早晨吃饺子。

    这就有趣了,早晨,五点钟,冬天还是很黑,就开始包饺子。

    一张桌子,有七个人围着,专门来擀皮儿,还有一个人专管送皮儿给包饺子的人。

    有四张桌子围满了人包饺子。

    等到天亮了,更热闹了,这边包,里面煮,外面吃,真是别开生面哪。

    说是两天不拉桌,而实际上是三天不拉桌,张罗的主要是新娘的父母,因为他们是本地人。

    正日子二十七日,在金福源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典。

    司仪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黑色的燕尾服,小平头,很有气质。

    大典没有正式开始之前,新娘的好友唱《好运来》祝贺,她的嗓音高亢、洪亮,唱的很有歌韵。

    她唱完之后,是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跳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