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前程漫漫-《伐魔录》
第(3/3)页
当傅嬣害羞的悄悄告诉公孙复鞅这层含义之后,公孙复鞅纵声大笑,对着紫菡夫人深深一拜。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傅嬣轻轻吟唱,心中甜蜜。
这是春秋时代流传延续的诗经典故,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委婉动听。声义双关,此际傅嬣唱来,既是表达了与公孙复鞅终于两情得偕的欢喜之情,也是应时应景,心中感受的如实反应。
悦耳的曲调在紫菡院山顶久久萦绕,在听到傅嬣的歌声时,董瑶猛然一省,那日自己在内堂刚刚醒来时,不正是这样清脆悦耳的嗓音发出的歌声吗?那一日是缠绵悱恻,今天却是欢喜无限,董瑶想到自己的过往,心中不由有些黯然。
不想那么多了,一时的怔忡出神后,董瑶对自己说道,妖魔、剑术,人生中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去经历,哪来这许多自怨自艾?
前程漫漫,这只是自己在伏魔道的开始,太多的未知之数将会接踵而至,池棠这样想着,翻身上了马,向相送的紫菡院女弟子秦嫔和杜嫚微笑示意,
董瑶认出了秦嫔,亦是微笑着道谢:“秦姐姐,那日是你救了我,还一直未跟你好好说话呢。”
秦嫔虽有心事,但在娇俏可喜的董瑶面前,终是笑了一笑:“他日有暇,常来本院。”眼神掠过池棠,迟疑了一下,才微微一点头:“多谢。”
这是秦嫔相谢池棠今日奋力拼斗,保护紫菡院的作为。
池棠也以微微点头做为回应,而后转头四顾,嵇蕤、薛漾还有董瑶、宝儿都骑在了马上,无食老老实实的巴在了薛漾马后。
一个神兽化人、一个妖仙之子、一个足不出户的富家小姐,从此开始了在伏魔道的征程。
——————第一卷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