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突围-《伐魔录》
第(2/3)页
只有郗超皱着眉头,眼神一直跟随着激战垓心正缓缓向北移动的土黄sè小圈,而更多的土黄sè人流正在向那小圈聚拢,眼看着这骑兵组成的小圈越来越大。
“景兴,怎么了?”一众谋士中,桓大司马最为器重郗超,所以他的皱眉神情落在了桓大司马眼中。
“那里,正是前番中军大纛的断折之处。”郗超向前一指,“这说明,那里正是东胡主将所在,你看那里现在越突越前,偌大的军阵竟是困之不住,很多东胡人也都在向那里靠拢,照这样下去,不消多时,那里必是突围而出了!”
“跑不了!”桓大司马镇定的一挥手,“传令,全军锁住此东胡军阵,勿使一人走漏!”
军校在高冈上挥舞令旗,战鼓声咚咚大作,得到指令的武卒方阵开始向土黄sè的小圈进逼过去。
可是那土黄sè的小圈移动的更快了,这表明燕国主将也加快了突围的步伐,并且卓有成效,沿途晋国武卒的红sè方阵竟很快被侵蚀了一大块,这一番运动,大部鏖战的战场上压力陡轻,竟已经逃出去了不少燕国散骑。
“怪哉!如此败势之下还有这等绝战之力?”这下连其他几个谋士也变得面sè凝重起来,桓大司马虽然依旧是威严刚肃的模样,但死死盯着那突围小圈的眼神显示他的心中也无复刚才的轻松。
“不好,东胡主将要脱出而逃了!”土黄sè的小圈裹着烟尘,竟真的突出到了战阵之外,大批的鲜卑骑兵也跟着冲出,飞快的向北面奔逃开去。
“步卒赶不上骑兵的脚程,而本部骑军脚力已疲,只怕也是追之不及。”看着燕国残部突围成功,郗超叹了一声。
“他们比我们更累,只管紧追不舍!”桓大司马的令谕通过军校的旗示传达给了战场上的各部军士,声势浩大的追击战开始了。
郗超冷静的观察了一番,又说道:“看这方向,是北上东平郡,东平西结黄河,东临泰山,正是咽喉要道,东胡人是要退到那里固城据守了。”
桓大司马嗯了一声,他也看出了燕**队的动向,事实上,他原本就是担心燕军据东平而守,所以用诱敌之计引燕军主力黄墟决战,所幸一切顺利,立功心切的慕容厉完全上了当,可谁曾想进行到最后的时节,竟使燕军突围了出去,并且还是前往东平之境的策略。要打一场攻坚战了,桓大司马很有些无奈,除非能够追上溃败的燕军大部。
看到燕军逃退的方向,韩离忽然心中一动,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来。
他来过这一带,那是年前奉大司马号令的差使。彼时公府三大剑客兵分三路,各有使命在身。残目鬼枭一路,领汲血天鹰、破军豪鹫、索命飞鸦和掠室捷燕共五人,前往南越之地,暗结南越各部首领;媚羽孤雁一路,领涉云迅鵟、啄峰铁鹤、锐蹼邪鹜、袭水江鹚五人却是前往韶岭殷氏一族的家庄,临川殷氏暗通胡狄,对北伐颇有阻挠,偏在朝中极有影响,大司马乃命五大剑客前往疏通,若能安于大计便罢,否则五大剑客立时出手,尽诛殷氏满门,只推到流寇山贼头上。也正是这一路起了波折,五大剑客还未赶到殷家庄,便误入血泉月灵鬼界,只媚羽孤雁被甘斐救了出来,其余四大剑客皆死于非命。这是yīn暗见不得光的事,所以莫羽媚对甘斐也一直隐而不宣,后来时rì紧迫,桓大司马只能不顾殷氏一族的掣肘,毅然发动了北伐,好在现在还没有什么殷氏的不利动向传来。
第三路,就是韩离自己带着夺魂彩雉和遁影灵雀来这中原之地,踏勘地势,暗察通络,更是和在中原长期活动的侠义道取得了联系,只待大司马大军到时,一并响应。
这三路使命无一不是和北伐大计息息相关,更可见桓大司马的深谋远虑。而桓大司马很快也想到了这一点。
“螭,你踏勘时可来过此处?”
“禀大人,韩离不仅来过此地,而且也知道一条偏僻山道,从那里横穿而过,恰可卡住东胡逃敌之路。”韩离心中一动的原因正在于此,不过他也补充道,“只是那山道太过狭窄,路艰难行,却是不利大军行进。”他知道桓大司马一定想派出军队暗伏于彼,很可惜,这行不通。
大司马眉头微微一皱,不过韩离立即给了建言:“阻其大军,未必能够。然突施暗袭,斩其敌首,却也不是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