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章 机械化-《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2/3)页
不,在新疆,中国确实是没有修通火车,也确实缺乏后勤能力,而且就连马匹,中国也缺乏,中国没有现代骑兵传统,那可怜的的老式蒙古和西北骑兵的战斗力,直让人感到可怜!整个国防军。直到现在为之,都没有一支部队实现像样的真正的驮马化!
从这个时代的观点来看,中国国防军在西北是缺乏战争能力的。尼古拉耶维奇得出这样的结论确实没错。
只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中国国防军的机动力,却是要着落在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上!
机械化,才是中国凭之和俄罗斯在中亚决胜负的杀手锏!
只是这个,却是尼古拉耶维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这个时代。汽车产业刚刚兴起,还没有人能想得到成千上万辆汽车、装甲车、坦克奔驰在大平原上的战斗场景!
可是,要实现这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时代。可不是李哲在三国时空的大明帝国,那轰轰烈烈的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力!新生的中华帝国在基础机械上,就连最基本的农用机械都生产乏力。难以满足,更不用说支撑一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了!
没有完备的内燃机产业的兴起。是绝对不可能有成规模的机械化作战部队。机械化部队,尤其是大规模的坦克部队。这个东西,即使是中国再富裕,都不可能靠购买来支撑建立中国的机械化部队。
早期的汽车,其有限的航程和糟糕的故障维修情况,需要的是一整个产业体系力量的支撑。没有在社会中培养出哪怕是一个最基础的机械工业力量,一大批的机械技师群体,那就绝对不可能搞得出机械化部队!
在二战时期,事实上,也只有三个国家具备了大规模的机械部队的国家基础,而这三个国家也就是公认的三强国,德意志,苏联和美国。至于其他的国家,比如东方的日本这样的国家,都不具备这种基础。而即使是德国,要在帝国核心工业地区数千里以外,支撑一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的作战,也是极端吃力的。
所以,从这点上来看,现代战争,其军事力量的根本,实际上就是国家的工业力量,机枪大炮飞机坦克,任何构成现代钢铁时代战争的基本要素的武装,哪怕具体到战争武器的每一根钢管、每一颗螺丝轴承,都是国家整体工业力量的体现。
现在的中华帝国,凭着远征军积累起来的一系列工业基础,维持最精锐的一小撮空军和海军,就已经是吃力,更何况是规模和耗费都是最大的陆军机械化部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