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赵隆城赵家-《太霄天国》
第(1/3)页
魏文通十余岁从军杀敌,一步步做到大将军头衔,曾今为李朝开疆扩土,在军中威望不比如今封王的武勇大将军罗艺低。
到中年之后,渐渐厌弃杀伐的魏文通弃武从文,出将入相,到李显即位之时,这已经算是魏文通辅佐的第四位李朝君主了。
在魏文通的府邸,至今还挂有先王李继山的亲笔金匾“上马安天下,下马治天下”,这金匾算是对魏文通的最高评价。
魏文通是真正的辅国相才,李显分外倚仗,视同左膀右臂。
而如今,东方郡内与魏文通并驾齐驱,同样声威无限的常玉清同样已经被李显视作定国大才。
只是真要论及两人的才能,李显心中也有一杆秤,常玉清暂时还比不上魏文通。
魏文通毕竟是为官多年,论及治国理政自然多有建树,还不是初入官场的常玉清能比的。
要论及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被李朝政敌称作老狐贼的魏文通若此时真想要扳倒东党势力,常玉清也是万万不能抵挡。
常玉清的确也是定国之才,只是如今初具雏形,还需磨砺雕琢。
在过些年或许他能与魏文通平分秋色,但现阶段的常玉清,最被李显看重的只是交际手段,合纵连横。
所以,派往赵家传旨,做说客的首选人物自然非常玉清莫属了。
虽然这只是走一个过场,对结果李显已经心知肚明,但是这个过场却万万忽略不得。
只有派出常玉清去,才能显示李显的郑重态度。
这个过场必须郑重,如两国邦交一般。
李显出关,朝议结束后的第二日,常玉清往赵家而去。
东方郡赵家,西王聂崇盛的嫡系势力,赵家年迈一辈的老者如今大多退居幕后,但都曾今是东方郡内声名鼎盛的人物,不容小觑。
当代赵家家主赵凯,在东方郡内握有一座城池,三十万离阳官家精兵,同时赵家家兵也多达二十万人。
因为有西王聂崇盛这座大靠山在背后撑腰,赵家私募家兵之事并没有受到阳都城内离阳朝中大臣的弹劾,而在东方郡内赵家更是一方霸主一直无人敢与之相触。
私募家兵二十万,这可是叛逆的大罪,只这一条罪责李显便可以吃定这个地头蛇了。
当常玉清抵达赵家控制的那座城池之时,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围绕城池一圈,仔细打量了一遍城池四方。
只见这座以赵家家族姓氏为首命名的“赵隆城”四方,如今已是暗流涌动。
东方郡内的大小山头势力已经结成同盟,都在向这城池汇聚,到如今城池之外的那些山林之中一眼望去已经插满了无数山寨的旗号。
一座凸起最高的山岳之上,更是已经高竖“坎”字帅旗。
常玉清眼神眯起,可以瞧见那高竖帅旗的山头上,聚集了众多的山匪头目。
而一道“坎”字帅旗已经说明了此次众家山头势力共举而出的盟主,乃是在东方郡内拥有十万之众的第一大山寨,天河寨的寨主“坎离”。
坎离本是将门之后,在父亲战死沙场之后,因为家族遭到赵家的迫害,他一怒之下便带了一万名家兵落草为寇,这些年来一步步拉起了十万之众的一方大势力。
坎离是大乘五重天的强者,手下有十万虎狼之匪,他与赵家乃是死仇之敌,这盟主由他来做自然是无人有异议。
而常玉清在初入东方郡时候,想到收复一众山头势力时候,他第一个秘密登门拜访之人就是这个坎离。
给予的许诺只有一个,助他灭赵家。
赵隆城外,此时聚集的山匪已经是黑压压一片,围聚四方,少说也是有八十万人了。
决战在即,依然有一支支人马还在汇聚,要聚起百万之众并非难事。
看清了城外的形势之后,常玉清未做停留,直接便向城内奔去。
如今的赵隆城内,三十万离阳精兵与二十万赵家家兵蓄势待发,人人都是刀剑出鞘时刻准备一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