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东与西-《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第(3/3)页

    德川纲吉选择的继任将军是德川家宣。德川家宣是甲府宰相德川纲重的长子,因受领四代将军家纲的偏讳而得名纲丰。延宝六年(即1678年)十六岁的纲丰在父亲纲重去世后继任藩主。延宝八年,德川家纲去世,纲丰与馆林藩藩主德川纲吉一起成为将军的继承人之一,只是最后纲吉成为了将军,纲丰只好继续当他的藩主。

    后来纲吉长子德松去世,没有继承人的纲吉只好让纲丰与纲吉的长女鹤姬的丈夫德川纲教一起成为了六代将军的候选者。然而鹤姬在宝永元年(即1704年)去世了,德川纲教也在第二年辞世,至此纲丰成为了第六代将军的唯一候选者。

    既然只剩下唯一一个候选人,纲丰就以将军养嗣子的身份接入江户城的西之丸,并且领德川将军家世代相传的“家”一字,正改名为家宣,此时的家宣也已经四十三岁了。

    由于早年因为母亲地位较低而被迫由下级武士收养且在民间渡过童年,因此家宣较为亲民,也了解民间的疾苦,只是因为纲吉还在,他的抱负无法施展,只好默默隐忍。

    如今纲吉一死,自己也成为了将军,为了挽救幕府的存亡,家宣自然而然的祭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第一条便是接触柳泽吉平的老中职务。

    知道自己必然成为替罪羊的柳泽乖乖的交卸权力,回自己的领地过退休后的日子了。

    第一把火点着的家宣接着很快宣布废止纲吉推崇但民间恶评甚多的《生类怜悯令》。

    命令下达之后,全日本欢声雷动,幕府的财政压力为之一清,同时民间也认为新将军将由一番作为,或可能改变日本国势衰微的状况。

    四月十七日,继任命文学侍从新井白石为佑笔头之后,家宣又任命甲斐藩旧臣间部诠房为御侧御用取次(侧用人),至此家宣通过活用纲吉时代的政治手段,初步掌握了幕政。

    家宣一早就认清了《锁国令》的失败是日本目前窘境的主因,但华夏的力量是他所不能抵挡的,因此他在掌握幕政之后,于是年五月初八和六月十一日先后下达了《武备令》,以划拨内帑的方式强化书院番、小姓组番和新番,并在三者的基础上组建一支三千人规模的常备,并命令交参大名提供本藩武士组成一支名为“江户番”的新武装。自备武装的“江户番”由幕府直接指挥,事实上是作为常备的预备队存在。

    对于新任将军整军备战的图谋,日本上下看得清楚,那些在华夏商品冲击受到损伤的各藩旋即效仿,各自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常备军。这种在之前历任德川将军时期受到明令禁止的行为却遭到了家宣的赞许,甚至幕府在各地设立番头以就近各藩私军。

    当然也有部分在华夏商品输入中获益的日本人则偷偷摸摸的寻到华夏鸿胪使处报警,因此,尽管对方秘而不宣,但华夏方面还是做好了再度与日本交战的准备工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