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一路平安-《天变》
第(3/3)页
我低头不语,眼眶中不知何时已经湿了。旁边的人劝慰老人,而老人也只顾自我解嘲,一时没有再言语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和其他人回完话才又转向我:“小伙子,你像是个读书人,看这衣服和你的样子,该不愁衣食,你饿了一天,也许还没什么,现在这么大吃一顿,也就没事了。可你想过饿了三年么?整整饿了三年,永远吃不饱,而且最后都没有那种吃饱的奢望,我们这就这么挨了三年,饿了三年,三年就是在饿,其他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我努力想想,我承认我想不出来。却在这时堂屋内来了一个人,老人一见他,便就和我说:“我的很多消息,便是由他们传来的。小二子,你从洛阳回来,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了。”
“事情出大了。”那人本来还是有些疲顿,但一听有人问便立刻精神百倍起来,立刻到人从中间坐下,叫人帮拿一碗水过来。水一到,一饮而尽,便如读书人般,故作斯文道:“,如此佳酿,其甘若醴,妙乎哉。”众人哄笑,他这才开始讲。
“我在洛阳,便听得那天下午西凉飞将吕奉先要与辅政卿平安风云侯在校场比武。”旁边年轻人的兴趣立刻被调了起来,立刻有人问这个人结果如何。
“我又不是大臣官宦,我哪进得去?但校场的欢呼声那叫一个大,我在东市采办时都能听到欢呼声,不过后来听说场面上是打平了,但是平安风云侯说自己支持不住了。”
“这平安风云侯干吗这样,如果我是平安风云侯,我才不会这么承认呢?”其中一个少年这样不解地说道。
“所以你小子永远成不了平安风云侯,人家这叫武德。”一个长者拍了那小子的脑袋,笑着教训道。
在场很多上了点年岁的人对这个话题都不感兴趣,尤其是刚才那个给我讲典故的老人,甚至说道:“都这个时节了,还比什么武,天下便要被这些武夫所误了。”
这个老人完全不明白京中各种事情的缘由,却认为自己的想法准确,这让我有反驳他的想法。不过,旋即我就打住了。
“还有,再过了几天,我正要走,听说平安风云侯被抓了,在宴席上被抓的,立刻就下了天牢了。”那少年有些故作神秘般地说,声音都故意放得低了很多,旁人立刻问缘由。
“听说,在皇上办的宴席上,平安风云侯说要抄斩董氏一门,你要知道,那何进倒了以后,那就是董贵妃那一族受到隆宠了。其他三卿都怕这董贵妃吹那枕头风,尚且处处退让三分。哎,这个风云侯听说无父无母,胆子好大,直说要抄斩这董氏一门,你说这不是找死么?”
“你这么说,这平安风云侯倒还是个人物。”那个老人又发话了。
“听我说啊,我听说啊,这平安风云侯是当年何太后在民间的野种,现在他舅倒台了,哪能不出来帮他老娘忙啊。”当时听着有趣的我正在喝水,闻得此言,噗哧一口水便喷了出去,惹得一众人停下来看我。我也不解释原由直接问:“这位老哥,你这是从哪听来的?”
“这京城上下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啊?”他倒摆出一副正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模样,让我差点跳起来。这谣言真不知道是哪个混账王八蛋又给我乱编出来的。
然后下面我便开始为自己辩护,利用自己绝对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向大家显示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而他们也找得出理由来驳斥我,其中最难反驳的就是:如果不是他大舅当政,哪个十七岁小孩子能封侯,而这个人本来还是庶身。
结果越解释越乱,嘴也越来越结巴,最后一帮嘴皮子利索的老农逼得我想杀人。第一次发现荆州人斗嘴都能输。
委屈郁闷至极的我最终第二天早上早早离开了那里,也离开了那百里芦蒿荡。离开时,心有余悸,背后总有冷风袭来。
那天下午到了叶城,看着城头的叶字大旗,便觉得好笑。随口拈出一词,“叶覆叶……”忽然想起那天和银铃在一起的事情,不禁叹了口气,便接着道:“风乍起,一叶飘零,一叶无踪,飘零者心伤,无踪者何方?”
有些心乱,一时也不想去寻故人,便在城内的路上随意晃了起来,想是这一脸风尘,而且胡子拉碴,况且很多人都根本没想到我的到来,所以,只是稍微打发了几个怀疑的目光,就可以像一个普通的人一样漫步叶城之中了。
此时的叶城还算热闹,至少显得很有生气。所以,我的心情也在这春日淡淡的云中薄日之中好了起来。
忽然几个似乎刚刚换了岗的士兵的谈论吸引了我,这开头便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
“罩子,快点走啊,照着时辰,那边又该开始了。”一种很熟悉的打招呼的话语,听得我都想回话了。
“我想先去拉泡屎,再和你们去。”我觉得他说话时应该换个地方,至少馒头铺前大声吆喝这种事情很倒人胃口。看来周围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尤其是有些女孩子,便如闻到什么似的捂住了鼻子。
“别拉了,再放几天就消化了!”真是精彩,我从来都没想过还有这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而且听完后也决不打算这样尝试。
然后那个被称为罩子的人,便立刻作了消化那些东西的决定,跟着那帮人众一同去了。
我忽然来了兴趣,一个能让人下这么大决心的人要去做的事情,肯定很有意思。所以,我立刻跟了上去。
原来是个说唱的,他的故事早就开始了。让这帮后去的毛头小子们不断问询前面讲了什么。但我是一听他的故事就明白过来了,如果没错,我还和这个故事的主角很熟。因为这是个女贼的故事,而且这个女飞贼似乎有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可能是只狸猫,可能是只猴子,总之每次行事时的样子都不同。也许那个小孩听到会很不满,不过此时,我听到的就是这样。
这个人很有些本事,一些本来没什么可乐的也能被他说得让大家笑得不停,而且不断用男声女声自己对话延续故事,为这,我还想起我们军中“美丽的”孙校尉,那人要是也说起女声来,不知天下何人会怀疑他是女的。
讲完,众人大声喝彩,给了点钱,便纷纷离开了。那人整理一下别人的打赏,便准备离开,却发觉一条巨汉依然伫立在他的眼前。
“这位先生,有什么指教。”他有些不知所措,显然我的目光可能有些奇怪。
“不必担心。”我好像还是有些官威在身上,还是听着胸膛,指手画脚,“你怎么知道这个女飞贼这么多故事?”
“噢,您问这个,实话说吧,其实大家都知道……您是个读书人吧?”他放下心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我说道。
“是啊。”我感到奇怪,好像很多人都能感觉我是个读书人似的。
“读书人不知道我们这些老百姓的东西,我们这些东西都是凭一张嘴,因为我们记不下来,只能一代代把这些东西能传多少是多少,主要是教个说的方法。其实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词都是现编。要说那些大家感兴趣的,而且我不用掉脑袋的。”
“听着很有意思,仔细说说。”我的兴趣立刻浓了起来。
“我要吃饭,我饿了。您有兴趣,以后碰上我再和你说吧?”他倒直接。
“我请你吃饭,你说去哪吃吧?”我立刻作出大财主状。
“噢,那好,我就不客气了,谢谢这位先生了。”他似乎对我也很有兴趣。
也是快回去了,这钱我也不用省着花了。所以,叫了一桌好吃的,让这个说书的年轻人着实惊讶异常,他肯定没想到我这么大方。他说他吃不了这么多,说我太客气了,我告诉他,让他也别客气,因为我吃得了。
一边吃,我一边继续刚才的问询。他仔细品味了口中牛肉的味道后才意犹未尽地先放下了箸,继续和我说了起来。
“这些事情,我只需要知道大概的事情,然后下面就是自己去想了,想些有意思的事情插在里面。这样故事就有了。”他说得很轻松,但听的人就不这么轻松了。
“那你不是在骗人么?”我有些感觉被骗的感觉。
“那又有什么?”他似乎很是奇怪:“我又不是编史书的,本就是为了让大家开心,讲那些洛阳城中的风流韵事,也许街坊大妈愿意听,但大部分老百姓不愿意听。讲官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就一个脑袋,不敢。所以,到一处,我们这些人都有一个本事,就是最快的知道这个地方最近的话题是什么,然后知道尽可能多的事情。然后就是编,要不然怎么有人听。”他说得很有道理,但中间少了些东西,有些过于简略,主要原因是他的口中不时在作咀嚼的工作。
“主要是,这些故事中间都有一个东西,老百姓都喜欢,因为这个女飞贼她只拿那些为富不仁的人下手。给老百姓出了气,这个老百姓心情就好,就愿意听。”他似乎在介绍他自己编故事的经验,但是我却若有所思。
忽然,听的外面马蹄声响,叶剑在人指引下便进了来,见到我一拱手拜下,“智哥,你怎么来了也不找我。”
“噢,剑,这身甲胄很是合身啊……我是独自返荆州,不想出什么事情,本打算晚上天黑了去找你……你怎么找到我的。”正说着,忽然想起这件事情,感到很奇怪。
“噢,这不是到了晚饭时候么,我去巡城,便听一些人说,有个从北城门进来的大个子,有一丈多高,腰带奇高,我就觉着只能是您了。后来听人说,您去听说唱,接着就说您进这里了。我这就摸过来了。”
我起身和他见礼,顺便还打击他一下,“鼻子又见涨大啊。”
“啊哟,平安风云侯之礼,叶剑当不起啊。随兄弟来吧。”这个少年做出向后仰去不止的动作,让我忍俊不禁。
“好啊。”我转过身来,看着那个说唱的,他呆在那里,嘴里不知什么时候塞上的牛肉还有半截在嘴外。“这位兄弟,我先走了,以后有时间再听你讲女飞贼的故事。”
接着掏出一个钱袋,扔给那个掌柜,吩咐道:“此子所需,尽皆呈上便是。”便和叶剑互请离开了。
刚出酒肆门口,便听身后不知是自言自语,或是其他什么:“我的妈呀,我居然和平安风云侯一起吃饭了。”
听着那口气,似乎很不相信那是真的,或许有些自得意满,没有听清叶剑的问话,有些对不住地问叶剑问我什么。他才又问道:“我是问您,您这一路过来还好吧?”
我想了想,笑着说:“平安一路,一路平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