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家人能吃上一口猪油炸的高粱粑粑,他们都喜上眉梢,笑得乐不可支。 陈毅行汪盈盈两口子早就看明白了,底层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们一年到头吃的都是粗粮。 能勉强混个温饱,糊个嘴,不被饿死在街头,已经是农民们能过上的最好日子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以前在家里当少爷的汪吉鹤,自从跟着自己的爹娘在这里落脚之后,他什么农活都能干,而且,样样都干的挺出色的。 长期的劳作,他们脸都变黑了。十几岁的孩子看上去黑不溜秋的,带着一股所有人都能看见的沧桑感。 “弟媳妇,这高粱粑粑确实不错。不过,我觉得糯米粑粑更好吃。” 听到她想吃糯米粑粑,陈飞燕笑了笑:“糯米粑粑当然更加好吃啊!如果里面放些红糖啥的,味道更不错了。” 红糖是精贵的营养品。 只有那些大地主大豪商贵族子弟们,才吃得起的。 像他们这种底层人,也就只有那些家底殷实的,遇上家中孕妇,生了孩子坐月子,才有可能吃上一回。 而且这一回,是一辈子的一回。 一辈子就吃那么一次红糖,对于很多人来说,那都是了不得的了。 农村太穷太苦了。 陈飞燕有时候感觉,这种苦是苦无天日的苦。 古代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交通又不便。 她生活在北方,想吃南边的橘子,都是一种奢侈。 还好她前几年刚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就提早做了打算。 在自家房前屋后都种了果树。 茅厕后边种了三棵柿子树。现在长得有五六米高了。知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已经开始结果了。 院子里头种了五棵枣子树。 这枣子树也长得好。 几年的时间就长得高高大大的。 这些树种在房前屋后,下雨天还能挡雨挡风。 如今的陈飞燕,就等着这些柿子树枣树结果。 到时候,她们一家人起码有几百斤的柿子和枣子吃。 陈飞燕上辈子怎么也没想到,老百姓吃个水果都成了一件极为难得的事了。 陈毅轩也想到了家中的水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