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连纳三女-《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桓熙在闲暇时,便将《千字文》默写出来,作为儿女的启蒙读物,同时也下令刊印,发行全国。

    关陇百姓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如今也愿意投资孩子的教育,因此,销量不俗。

    在桓熙对盗版的严厉打击下,贩售儒家经典对于财政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是进项。

    桓熙对此并不惊奇,人家同福客栈的吕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也并不妨碍人家二十五岁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卖了祖产,给人打工。

    如今,桓熙只担心阿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因此,桓熙在夸赞之余,勉励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伱名为阿满,却不可因为自己的资质而骄傲自满。”

    阿满受到了父亲的夸奖,心里跟抹了蜜似的,桓熙的说教,落在耳朵里,也变得格外中听,他一个劲的点头,答应道: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当桓熙看向洛娘的时候,女儿神色之中难掩慌乱,很显然,相较于兄长,她的功课就不怎么令人满意了。

    桓熙了然,并没有询问洛娘的功课,而是让他们兄妹与周幼娘歇息片刻,出门玩耍。

    三个孩子欢呼雀跃的跑出了门,贪玩,终究才是孩子的天性。

    椒房殿的正厅里,只留桓熙、谢道韫夫妇二人。

    桓熙还未开口,谢道韫便当先道:

    “夫君此来,可是要妾身为你张罗着纳妾?”

    桓熙见妻子说穿了自己的心事,腆着脸笑道:

    “凡事都逃不过夫人的一双慧眼。”

    谢道韫哼道:

    “还说什么要与权中书秉烛夜谈,只怕是在夜里打着灯笼去找人家孤儿寡母了,我听说那位代王妃肤白如玉,美貌异于常人,看样子,传言倒是不假。”

    桓熙见妻子吃醋,赶忙上前将她拥入怀里,安抚道:

    “再是美艳,过上十几年,也将人老珠黄,不能以色娱人,唯有令姜,才是与我白头偕老的结发妻子。”

    谢道韫无奈道:

    “夫君这些花言巧语,也不知道哄骗了多少女子。”

    桓熙纠正道:

    “其余女子,我招之则来,挥之则去,无需费心。

    “这些甜言蜜语,只是说与令姜一人而已。”

    谢道韫闻言,也不再追究他昨夜在宫外寻欢作乐,转而说道:

    “夫君,阿姑明日将要启程前往洛阳,与阿舅团聚,不如今日就将人迎进门,为阿姑奉茶。”

    魏晋南北朝时,儿媳称呼公公为阿舅,称呼婆婆为阿姑,唐人朱庆馀在诗中就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桓熙点点头,但是纠正道:

    “令姜还要多安排一路人。”

    谢道韫一怔,问道:

    “还能有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