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天子野望-《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台城,显阳殿。
司马聃打量着风尘仆仆的郗愔,埋怨道:
“卿乃国之干臣,又正当盛年,如今社稷不宁,局势艰难,卿又岂可空老于林泉之间。”
郗愔正要解释,司马聃却已经上前将他扶起:
“谢公病重,豫州无主,会稽王举荐郗卿代之,朕亦深以为然,豫州,便托付给卿了,卿切莫负朕。”
司马聃年纪虽小,但好歹也是两岁就被抱上皇位,接受的也是帝王教育,应付这种场合自然不在话下。
郗愔大受感动:
“臣世受国恩,而今奉召出山,安敢不尽心竭力,以报陛下。”
司马聃大喜,当夜便在显阳殿里设宴,以款待郗愔。
次日,清晨,郗愔入宫向司马聃辞行,司马聃亲自送他离开建康。
虽然说司马昱、王坦之、王彪之等人都言之凿凿,尽管郗愔之子郗超为桓氏效力,但郗愔自身绝对忠于晋室,但年轻的小皇帝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办法来拉拢郗愔。
司马聃贵为天子,亲自相送,这在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中,无论如何都能算得上是殊礼。
郗愔与天子同乘,御辇停在了朱雀门外,司马聃与他牵着手走了下来。
曾经,司马聃就是与母亲被桓家父子逼迫着来到朱雀门接见他们。
故地重游,司马聃内心感慨万千,他对郗愔道:
“这是朕第二次来到朱雀门。”
郗愔虽说此前一直在隐居,但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当然清楚司马聃第一次来到朱雀门时都遭遇了什么。
据说梁公的一双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当朝太后。
事实上,桓熙当然不可能真的盯着褚太后不放,但奈何他这方面的名声太臭,有的人就是喜欢无中生有的造黄谣。
好在当日桓熙没有入建康,否则,只怕连他秽乱宫闱的丑闻都能传得满城风雨。
郗愔正色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