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钦陵痛哭流涕,当天喝的酩酊大醉,在府中冲着吐蕃的方向狠狠磕了几个头。 并不是对故国的怀念,而是终于可以给他爹禄东赞改名了。 不,现在叫李东赞。 爹,你知道的,我早就是大唐人了! 李钦陵终于实现了光宗耀祖的梦想,李承乾也破格允许他父亲同样改名的请求,并且顺路给李东赞也写入了族谱。 以后,李钦陵这一脉,就是大唐宗室的一部分了。 按照战功,李钦陵被封为了青海郡王,薛仁贵则被封为魏国公。 李钦陵的故土是吐蕃,所以为青海郡王;而薛仁贵家乡绛州龙门,在战国时期属于魏国。 至于为什么没封晋国公……毕竟李治还活着呢,再说晋地是大唐龙兴之地,这个封号不能随便乱给。 魏国公以前是房玄龄的封号,但老房在贞观十一年改成了梁国公,所以这个封号就空了下来,便封赏给了薛仁贵。 在后世魏国公当中出名的武将,有中唐双璧之一的李光弼,再就是特别著名的明朝开国大将徐达。老薛拿这个封号,也不算辱没了他。 大非川组合不复历史上的辛酸,李象也觉得挺不错的。 实际上大非川之败责任并不在薛仁贵,他也属于是被人给坑了。 在大军班师之后,李承乾也正式下诏,在永徽七年的元日大朝会进行内禅大典。 李象说激动也挺激动,说不激动也真是不激动。 这么着急上去干啥?上去受累吗? 小象自忖没有老朱那种终结者一样的体质,还是悠着点儿来吧。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要说期待,最期待的莫过于李世民和李承乾。 李世民是期待看着最喜欢的大孙子登基,李承乾则是哎哟终于解脱了该干啥干啥了。 好不容易捱到了元日大朝会,前一天晚上李承乾甚至已经激动到在立政殿前来回走。 为此李世民对他表示了无比的嫌弃。 当了六年皇帝,还是这么不稳重……算了,孩子开心就好。 清晨天还未亮,群臣便来到了太极宫当中,等候这历史性的一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