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次性筷子,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快消品。 在后世,外卖时代,不知道多少厂家,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市场越大,竞争越大。 再生资源,门槛低,踏入的人肯定不少。 赵忠仁可不知道外卖,夜市时代。 他对着这个新玩意儿的市场前景有些担心: “这个真的有人会用吗?” 筷子,不都是越精美,用的人越多吗? 还舍不得扔掉。 谁会用最简单,最丑的一次性筷子。 “有肯定有,下次你去小平大队,我就给你用一次性筷子。” “我没有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 “那没事,你会喜欢用的。 我家筷子,几个小孩舔鼻涕,又舔筷子,你还用吗?” 杨光树故意恶心他。 给他灌输公用筷子的不卫生。 “你他娘的。” 赵忠仁被恶心到了,爆了一句粗口。 经杨光树这么一说,好像一次性筷子真的很有市场。 下次,就这么教其他人这样推广。 其实,杨光树想说用一次性筷子,可以预防传染疾病。 想想还是没说,怕引起恐慌。 …… 杨光树还没回到小平大队。 西南有一笔15万美刀外汇的消息不胫而走。 杨光树手里有一万美刀,也在上层圈子引起轰动。 赵忠仁的东西,没人敢动,也没那个本事。 杨光树手里的一万美刀可以想办法交换。 某地,大户人家。 “爹,我想去美利坚学习,能不能帮我换点美刀?” 他爹没好气道:“这东西卡的这么死,是想换就能换的?” “我听说西南有个叫杨光树的,跟人做了一笔生意。 上面给他留了一万美刀。” 一群崇洋媚外的人,自有他们的渠道。 “哦?是哪个厂子的领导?” 就一个人名,他不可能什么人都晓得。 全国这么多企业,谁认识谁。 “听说是一个私人企业。 运气好,卖了一批服装。” 他也是听别人说,做买卖的人倒不少。 随处可见二道贩子。 敢开私人工厂的,还这么明目张胆,这杨光树还是第一人。 “这家伙,胆儿很肥啊! 这是踩了什么品种的狗屎,居然能搭上线做外贸。 是什么服装,连外国人都要采购?” 大部分服饰,在大城市人眼中,就一个字,土。 这怕是遇到一个瞎子,瞎几把采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