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王离开洛阳后,大理寺、刑部拿人的速度,比先前更快更猛,而且查出的罪证一个比一个准,让旧势力根本反应不及,还没有甚么举动就被陆续投入大狱。 等所有人都意识到极度危险的信号时,身边已经没多少人。 就如现在的康义诚,只身坐在屋中。 屋外阳光刺眼,康义诚心头怒火正炽,他忽的一巴掌拍碎小案,站起身来,面色狰狞道:“等你援楚归来,某等可还有骨头剩下?跟秦王一比,你就是个废物!” 他大步出门。 屋中顿时空无一人。 ...... 崇文殿。 一阵爽朗笑声绕梁不绝。 除了李嗣源、李从璟,安重诲、任圜、冯道、李琪等四名宰相都在,安重诲由中书省转任枢密使,算是回归老本职,冯道以其博学接任中书令,任圜兼任工部尚书,李琪兼任御史大夫,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新晋宰相,门下省侍中李愚。 整顿吏治,下狱、罢黜了不少官员,空出来的位置自然要有其他人补充。 除却这几人,再有几位,新任户部尚书冯赟,内客省使范延光,新任宣徽南院使孟汉琼,新任宣徽北院使赵延寿。 众人言笑,却是因为李嗣源说起,今日午前,尚书左丞相刘谋进宫面圣,请求告老还乡。这位“识得大体”的老人精,今日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的确能说明很多问题,李嗣源的高兴也是情理之中。当然,依照惯例,李嗣源留了一回,还要等刘谋继续上书请辞。 李从璟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刘谋犯下的事,此人虽然贪污的钱财不少,履职有亏,但丧尽天良的事却是没有,这大概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大抵防的便是晚节太过凄惨。 在殿中呆了许久,李从璟先行告退。 满堂人物,不乏新贵,他真正瞧上眼的却是没有几个,更严苛点来说,一个都没有。如今秦王身旁人才济济,论才能,随便拧出一个都要胜过这些人,秦王实在无意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史说明宗一朝,良臣聊聊,明君可辅,臣子非才,很有道理。 春帷早已落下帷幕,新进才子们也已进入各部供职,李从璟更在意的是这些人。 自打同光二年出了一个“二苏”,现在朝堂上下,已久很久没有惹人注目的“新贵”了。 而一个健康的政治集团,人才必须要呈阶梯式出现,每一个段位的人才都不能少,这样才能保证后劲,才能推动整个团体不断向前发展。 第(3/3)页